NOI 系列赛常见技术问题整理

1 系统配置情况

NOI Linux 2.0 是基于 Ubuntu 20.04 LTS 改造而成的系统,为 64 位 系统。

系统内自带 g++ 编译器,版本 9.3.0(编译时如果未指明语言标准,默认采用 C++14 标准),另外有 Python 2.7 和 3.8,虽然 Python 并非竞赛语言,但可以使用 Python 编写一些辅助性程序(如数据生成器,对拍器等)。

评测时,程序使用的内存大小 按声明的内存空间计算。开过大的全局数组会导致所有测试点 MLE 而获得零分。

IDE 有 Code::Blocks,Geany。

编辑器有 VS Code(安装了 C++ 扩展,但组件不完整,另外无简体中文翻译包),Vim,Emacs,gedit,Sublime Text 3 等。

2 NOI 技术规范摘抄

将现有的技术规范简单整理后做了份简明,方便理解的版本。

请仔细阅读并理解这部分内容后,再阅读下面的部分。不清楚这部分的内容导致的盲目提问可能会给您带来不必要的尴尬。

  1. 对于一道题目,选手只应该提交一个扩展名为 .cpp 的源文件,且其大小不应超过 100 KB,不应使用自己编写的头文件。(2022 年起全部 NOI 系列赛均只能使用 C++ 语言)
  2. 选手程序应正常结束,main 函数的返回值为 0。
  3. 选手程序不应执行如下违规操作:
    • 试图访问网络
    • 使用 fork、exec、system 或其它线程/进程生成函数
    • 打开或创建题目规定的输入/输出文件之外的其它文件和目录
    • 运行其它程序
    • 改变文件系统的访问权限
    • 读写文件系统的管理信息
    • 使用除读写规定的输入/输出文件之外的其它系统调用
    • 捕获和处理鼠标和键盘的输入消息
    • 读写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端口
  4. 在不违反 3 的前提下,选手可以自由使用以下划线开头的宏和函数。
  5. 禁止使用内嵌汇编。
  6. 禁止更改评测时使用的编译选项。

3 我能在代码中使用…吗?

  • bits/stdc++.h:可以使用
    • 需要注意这样会将所有头文件引入,会增大标识符冲突的风险。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见后文。
  • #define int long long不推荐。一方面,标准指出,不能对关键字进行 #define 操作,否则行为未定义;另一方面,从语义上说,int 在标准中代表 32 位整数类型,将其强行赋予 long long 的含义会造成认识上的混淆(例如,使用 scanf 和 printf 的时候可能搞错使用 %d 还是 %lld)。
    • 如果觉得 long long 太长的话,可以用 using 语句或 typedef 语句给其赋予一个较短的别名,例如 using i64 = long longtypedef long long i64 等。
  • __int128:现在的系统是 64 位系统,因此可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 __int128 并不能直接使用 cin/cout,scanf/printf 进行输入输出,需要手写输入输出函数(类似于快读快输)。另外使用 __int128 真的就能完全避开高精度吗?
  • ios::sync_with_stdio(false):可以使用。但需要注意:
    • 关闭流同步后不应混用 C 风格 IO(scanf/printf/getchar/putchar 等)和 C++ 风格 IO(cin/cout 等)。
    • 推荐在程序最后用 endl 刷新缓冲区(原因见后文)。
  • fclose():没有必要。程序结束时的清理工作包括关闭输入输出。
    • 如果关闭了流同步,在没有刷新缓冲区(std::endl 等)的情况下应用 fclose(),可能会导致程序没有输出!
  • fread():可以使用。
  • __gcd()__builtin_clz() 等一部分下划线开头函数:可以使用(因为没有被禁止的操作)。
    • 标准库函数 gcd() 在 C++17 标准中被加入。
  • gets():因为存在缓冲区溢出的问题,已经于 C++11 中被弃用,C++14 中被废除。可以使用 fgets() 替代。
  • itoa():不是标准库中的函数。是否能使用取决于本机能否正常编译。
  • 在代码中手动开启 -O2 等优化选项:不可以。评测时只能按照 PDF 首页给出的编译选项编译程序,擅自更改编译选项属于违例。
  • 指令集:不可以。理由同上。
  • exit(0):与 main() 函数最后 return 0; 效果一致,因此可以使用。
    • 标准规定,即使 main() 函数最后不显式写 return 0;,不影响程序正常退出时返回零值。
  • pb_ds可以使用(有人发邮件询问过)。
  • 无序关联式容器:C++11 起可以直接使用,C++98/03 时它们在 std::tr1 命名空间下(是否能在比赛中使用 std::tr1 命名空间尚不清楚)。需要注意它们的最坏复杂度是线性的。
  • 基于范围的 for 循环:C++11 起可以使用。
  • auto 类型说明符:C++11 起可以使用。
  • std::tuple:C++11 起可以使用。
  • std::array:C++11 起可以使用。
  • 多线程:不能使用。
  • register:C++11 起被弃用,C++17 起被移除。因此 C++11 后使用它不会造成任何优化效果。
  • 列表初始化:C++11 起可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 Windows 下部分编译器在使用 C++11 以前标准编译使用列表初始化的程序时,只给出警告而无错误。更推荐的做法是使用构造函数。
  • 随机函数:没有限制。但 random_shuffle 已经于 C++14 起被弃用,C++17 起被移除。C++11 以后可以使用 shuffle 函数替代。另外有关随机化造成的评测结果波动引发的申诉,按规定将不被接受。
    • 需要注意,Windows 环境下的 rand() 返回 16 位整数(0 \sim 2^{15}-1),Linux 环境下的 rand() 返回 32 位整数(0 \sim 2^{31}-1)。

4 比赛系统的使用

考虑到有不少选手不熟悉 Linux 系统,还有不少地方仍然使用 Windows 作为比赛环境,因此特开辟一个板块,讲解 Linux 与 Windows 的相关使用技巧。

有关 Linux 和 Windows 下命令行使用的相关技巧,OI Wiki 讲述得非常详细,这里主要是介绍命令行使用以外的一些注意事项。

4.1 更改栈空间

一般来说,评测时的栈空间限制等于内存限制。但系统默认的栈空间往往较小,有时会出现官方评测时正常运行,而本地测试时爆栈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对栈空间进行更改。

在 Linux 系统下,由 ulimit 对程序使用的资源进行限制。

输入 ulimit -s <num> 可以将栈空间更改为 num KiB(如 ulimit -s 262144 可以将栈空间改为 256 MiB),ulimit -s unlimited 可以将栈空间改为无限制。ulimit -a 可以查看各项资源的限制情况。

ulimit 还能对 CPU 时间(-t),内存(-v)等资源进行限制,调整限制的方法与调整栈空间限制的方法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ulimit 对包括栈空间在内的资源限制的配置仅在 当前终端 下有效。

对于 Windows 系统,栈空间在程序编译时确定,准确来说,由连接器来处理栈空间的大小问题。在编译时传入如下参数 -Wl,--stack=<num> 可以将栈大小改为 num Byte(如 -Wl,--stack=268435456 将栈空间确定为 256 MiB)。

4.2 查看样例文件

一般情况下,考场下发的样例文件是 Linux 格式的(换行为 \n),而 Windows 下的换行为 \r\n,因此如果用记事本打开的话,因为无法正确识别换行的原因,样例会无法正常显示(可能表现为无换行,换行符被黑矩形代替等)。

使用 VS Code 等高级编辑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还能实现换行格式的转换)。当然如果没有提供 VS Code 的话,也可以用系统自带的写字板。

当然这只是解决了显示问题,如果你尝试在写字板打开文件后,将输入直接复制到命令行,你可能会发现还是不能正常读入。正确的方法是在代码中添加重定向/文件流,或者在命令行中使用管道。

5 代码编写疑难解答

5.1 数组越界的检查

C++ 的原生数组并无任何数组越界的检查机制,越界访问属于未定义行为,可能会导致信息的意外修改,访问被保护的内存导致程序非零返回值终止等结果。

数组越界如果不引发程序 RE,将会给调试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如果能在运行时检查此类错误,将会有效减少 FST 的发生。

好消息是,std::array 和 std::vector 都提供了实用的越界检查功能,使用 at(pos) 成员函数,与直接使用下标运算符([pos])相比,会先进行越界检查,如果发现越界则直接终止程序。

不可避免地,使用越界检查功能会对程序效率有一定影响。详细情况大家可以自己跑一个 benchmark 观察效果(因为作者懒得跑)。

5.2 标识符未导入 / 标识符冲突的解决方案

(该部分内容参考了 LCA 写的 如何在不提供 NOIlinux 2.0 环境的考点避免编译错误,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环境差异,部分编译器存在头文件自动补齐的情况,因此会出现本机正常编译而在评测环境下编译错误的情况。同样的原因,一些标识符冲突也不一定能在本机编译下发现。

先讲下如何避免标识符冲突。只需要将所有代码均包裹在一个命名空间(namespace)即可。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namespace solve {
  // 定义其他变量,函数和结构体类型
  void main() {
  }
}

int main() {
  solve::main();
  return 0;
}

依据“就近原则”,查找一个标识符时,namespace 中定义的标识符较 std 中定义的标识符更先被找到,从而避免了标识符冲突。

解决了标识符冲突后,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万能头文件了。如果你不能记清楚所有的头文件的话,万能头文件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不使用 using namespace std; 导入整个命名空间,而是只使用 using std::xxx; 导入部分需要的标识符,也不能完全避免标识符冲突。这是因为一些继承自 C 的头文件(文件名一般是 c 加原头文件名,并去掉 .h),为兼容需要,其中标识符不需要加 std:: 前缀仍然能访问。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