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

玩具

——有没有发现“玩”似乎成了特殊人群的专项事宜

微信图片_20220501180702.jpg

儿子在玩具摊前停留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每一次看到这些玩具是他唯一的兴趣点,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甜言蜜语可以哄骗他空手离开,今天有小孩的家庭可能都一样,家中堆满了各种玩具,用纸箱子装起来重新拿到市场卖绝对价值不菲。想到自己多年前的孩童时代,玩具几乎全靠自己造,能够摸一把邻居小孩的玩具枪和玩具车都可以兴奋一个下午,在时代的夹缝里,紧握手中的玩具,似乎窥见了一种成长经历的莫名变迁,似乎更关乎着一代代人童年文化的变迁。今天,除了这些实物玩具,更重要的还有电子游戏,可能当初谁也没有想到小霸王游戏机的灵魂会穿越世纪而愈发不可收拾,老少咸宜的情景足以令其他玩具望而生畏,一部手机足以让三岁到六旬的人群安静下来,专注于手掌中的屏幕,对于这些脱离是实物的电子游戏,玩起来似乎更加吸引人,尤其是这些过关斩将的设置足以刺激一个人的神经和欲望,在这个电子科技的陷阱里越陷越深,除此之外在今天这个一个无限可能的多元时代里,对于玩耍我们似乎不知道还有什么可做、还有什么途径、还有什么方式。小一点说是玩,大一点说是消遣,更是生活方式。从一个简单的模具汽车到豪华的超跑,似乎就是小孩用一点花销一点钱玩时间,大人用更高的价格更多时间玩资本,只是一种是成长,另一种是生活而已。

图片[2]-玩具-天明的博客

在时代的变迁里,玩具的变迁在所难免,尤其是偶尔看到有关玩具变化的长图或者视频,也会引人思考和回忆。从木制的小手枪、陀螺、小弹弓到铁皮青蛙、铁皮火车,再到塑料制品的魔方、芭比娃娃等、风靡一时的小霸王游戏机,至今天的电子玩具,iPad、遥控玩具、无人机、智能玩具等,一代人的成长经历随着玩具的进化而童年消失,风采(幼稚)不在。在很多90、80甚至70后的记忆中,自己制作的高水平玩具绝对需要一年半载方能退却喜好之情,这背后可能更多的是年龄和成长的问题,绝对不是类似今天的见惯不怪。我们这群人一定有这样的“物物交换”经历,换得小朋友制作的弹弓和火药枪等高端玩具绝非易事,除了过硬的交情还需要等价之物交换(有时候可能还是高卖低买),这个漫长的交换过程还有思想的斗争加上各种语言诱骗等。当年制作玩具时受伤在所难免,削木头可能被道具弄伤手指,盘铁丝可能被钳子夹伤,倘若损坏家里的锯、铲、刨等工具还有家长的责骂,一顿全流程下来绝对伤痕累累。这或许就是从手工时代到工业时代,玩具背后除了溢出了逐渐消退的乐趣还有成长的记忆。或许记忆的确实将是一辈子的遗憾,属于记忆的部分可能真的比玩具本身还珍贵,那么如今缺少太多记忆的东西,我们还能指望什么快乐、幸福?为什么我们要剥夺小孩玩耍的时间,本来商品流通买回来的玩具就缺少了制作的全过程体验的快乐,那一种沉浸式的专注与期待更为玩耍增加了不少乐趣。少了等待和期待的玩具似乎也是占有欲望的驱动,加上投入零情感的投入就变得容易冷,否则为啥那么多小孩都对自家的玩具置之不理,一件玩具从超市回到家中,短暂的声、光、影的刺激和吸引,很快就在孩子的视听觉里消退,这一种新奇的魅力大约不抵短短几分钟回家的路程。

图片[3]-玩具-天明的博客
图片[4]-玩具-天明的博客

盘成了热门词汇,盘他!我们是不是觉得玩变了一个更加诡秘隐晦的文字,只是针对人群不同而已,明明是大人的玩具,前面加上一个有趣的文字,变成文玩那可不普通人的事了,必须是各种坚强的经济支撑为后盾,而且还必须是圈子里的人。文玩何尝不是玩具的升级,那些小巧玲珑、穷工极巧、精雕细琢的工艺品,需要更多时间的把玩,这一把玩过程除了包浆外可能还有人与物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喜欢是藏家告诉外人不懂价值的最好回答。收藏可能和文玩收藏还有点不一样,除了占有稀奇的属性外更多的喜欢或者把玩。比如文玩核桃在喜欢的人眼里,这东西价值可以成千上万,在不喜欢人的眼里还不如超市里的的核桃,起码超市里的皮薄馅大很好吃。有一些玩家还自己制作文玩,前段时间单位的帅康就沉迷于各类木质文玩,在淘宝上一套小机床等工具下来几千元,制作了串珠、杯子等一系列小工艺品,以至于去年整个冬天都在寻找各类硬木头,在网上购买各类原材料,一个冬天后,身边的朋友人手一串,办公桌周围也摆满了各种小艺术品。当然他和一些手工艺术达人还是不能相提并论,抖音世界里有一大批这样的牛人,加工石头、玉石、木头等各类文玩,制作成各类艺术品,我们不仅欣赏了结果也跟着他们的直播看了制作全过程,看完后感觉自己不是手残了就是热血沸腾,似乎要挖一块石头拿点工具霍霍欲试。当然还有那些大隐于市的大艺术家,很好被人知晓,只有圈内的人知道,或者通过专门的纪录片传播,才让我们知道什么工艺品里有什么样的手艺大师。

图片[5]-玩具-天明的博客

前段时间,好友阿盼完成了画作《六月》,他说“六月的天气最好,大热天还没有到来,每一个下午都是理想的玩耍时间,在小区、在广场、在院子、在房前屋后,一群群小孩在路灯下各种玩耍,欢快的嬉闹声让人觉得幸福。”我问他“你的画里为什么只有小朋友”,没有个大孩子,他说“大娃娃都在家里打游戏着呢,或者写作业呢!”孩子越大越宅,似乎是一个事实。电竞游戏的强势崛起,而且还成了体育竞赛项目。不知道这类体育运动是资本的角逐还是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突然想起有个学生告诉我,将来一定要靠打游戏赚钱,把打游戏作为自己的职业。上网查阅之后,才发现那么多电竞游戏的锦标赛,国际上的“英雄联盟”,国内的“王者荣耀”,算是比较出名的电竞赛事,当然电竞产业链也悄然延伸,电竞专用的键盘、鼠标,游戏手机、电竞椅等横空出世,还有较为火爆的电竞直播,似乎越来越成为年轻人核心的文体娱乐了。在玩具的变迁中,似乎越来越去体力化,从上个世纪的弹珠球、铁环到精美的手枪、陀螺,再到当下的各类电子玩具,玩耍过程中的大汗淋漓已经远去仅剩下单一的动作和时间的消磨,在这一种演进过程中,孩子近视之类的问题突发,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这些电子智能化而非智慧化、重性能轻情感、满载科技缺文化传承的玩具,玩具将带着孩子何去何存?我们的社会将玩具的设计生产带向何方?这可能在更多的“玩耍”中找到答案。现在购买玩具确实比较容易,只是工业化的背后,更有诸多家长的担心,新闻里是不是就有某某玩具什么含量超标,可能致病……确实也越来越多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可怎么玩,成天待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有问题,出门自己游玩有风险,和一群小朋友打篮球啥的,更有可能受伤,总之乱七八糟的担忧和隐患,谁都不知道孩子可以玩什么了?安全成了玩耍最大的主题,似乎最放心的方式就花钱玩,找培训机构、找教练玩乐器、玩跆拳道等,在有人负责看管的地方玩还是最好的方式,于是我们看到亲子之间、自由和规范之间等不同的割裂,玩也成了舞台上的跳舞和笼子里的飞翔。

图片[6]-玩具-天明的博客

吗……”“玩”在各个年龄段似乎都和钱扯上了关系,而且似乎体验欢快等正比例的关系越来越明显。突然想到全国上下大力倡导劳动教育,于是各类特色劳动课程的安排就上线了,尤其一些非遗大师进课堂,给孩子们的手工制作等带来了非一般的“玩”的感受,就像新闻报道里说的“玩泥巴、捏面人、学剪纸、烙铁画、刻微雕、学刺绣等”。不知道这些制作过程能不能弥补孩子制作玩具的情感体验缺失,也不知这样的玩耍方式可以持续多久,我们的孩子可以体验到什么。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玩耍”这件事,孩子的时间被安排,周末假期比周内正常上学还忙还累,三岁小孩开始幼儿园生涯,有些小孩可能更早就去早教班、托儿所了,从此注定了漫长的学习生涯,目前教育年限不可否认的延长,义务教育后即使不呆在学校,到社会更是各类技能学习,自由自在地玩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奢侈的事;更何况在今天的传媒时代,(尤其是电子游戏)成人游戏和儿童的游戏边界越来越模糊,这就像《童年的消逝》书里说的“儿童游戏(传统的),言简意赅的说,已经成为濒于灭绝的物种”。太多的成年人只能忍受996、007的福报,工作之余,身体困倦无力运动,唯有眼睛不想闭合,勉强拿起手机似乎只是为了治愈失眠,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塞进空茫的大脑里。于是总不能说玩只能是有钱人或者特殊人群的事吧,单是简单的休闲娱乐假如尚且如此了,那还敢谈玩文玩、古玩等!当玩都成了资本的游戏,特定人群的专项事宜,我们该如何定义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